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进程加快,绿色建筑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建筑理念进一步推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4515个、累计建筑面积52317万平方米。
但应该看到,目前我国95%以上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绿色建筑发展仍显得较为缓慢。
住建部总工程师陈宜明日前指出,当前,绿色建筑从规模、数量和运行质量上,都与人民群众对住宅品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以2015年为例,当年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的项目总面积占城镇竣工项目总面积(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比例不足5%,获得运行标识的绿色建筑总面积占绿色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约5%。所以,与庞大的建筑体量相比,真正能称为“绿色建筑”的建筑可谓少之又少。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建筑绿色发展存在标准过低、效率不高、应用不广泛等问题。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工艺体系、政策举措,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生产、材料开发、拆除回收等各环节是割裂开来的,没有形成一套相互支撑、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
那么,我国该如何加快推广绿色建筑呢?
中房研协首席研究员李战军认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要发挥两手的作用,其中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发挥重要性作用,真正把市场的活力调动起来,把市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公众接受绿色建筑。
有分析人士认为,应该从完善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市场、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提高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水平。
中建三局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华元建议,可以通过完善激励政策体系,提高绿色设计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施工,来促进绿色建材发展和应用。后期加强推广高效运营与使用,实施绿色拆除及回收,从而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水平。
在今年2月,住建部出台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专项规划——《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在过去五年绿色建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绿色节能建筑推广,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及执行质量、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量质齐升 、稳步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水平、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以及积极推进农村建筑节能等方面工作。
住建部刚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十三五”时期要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据悉,为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我国将制定完善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等有关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出台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生态城市规划技术准则,引导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和使用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建筑品质。加快建造工艺绿色化革新,提升建造过程管理水平,控制施工过程水、土、声、光、气污染。推动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再利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根据规划,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
有分析人士表示,绿色建筑占比的提高,政府将发挥重要性作用。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巨大商机,同时也预示着发展重心的转移。
据了解,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将涉及到绿色环保产品和技术的研发生产,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施工、物业运营管理以及建筑物的报废拆除,材料的回收利用等。
该分析人士认为,“企业应抓住绿色建筑发展由公共建筑向商业住宅扩散、由重点地区向全国扩散、由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扩散、由绿色技术应用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扩散的机遇,立足实际,制定相关战略,构建发展新动能。”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分析报告》不完全估算,我国城市有400亿平方米左右的既有建筑,大约有一半必须进行各种各样的修补改造,绿色建筑未来市场规模高达15万亿。